Friedmann称:我们满足于现有太阳能技术,我们需要下一代技术
分品种看,5月份,火电增速回落,水电、核电增速加快,太阳能发电由降转升,风电保持快速增长。5.两年平均增速是指以2019年相应同期数为基数,采用几何平均的方法计算的增速。
其中,太阳能发电增长8.7%,两年平均增长7.9%。6月4日,秦皇岛港5500、5000和4500大卡煤炭价格分别为每吨768元、690元、611元,比4月30日分别上涨78元、72元和62元。5月份,进口原油4097万吨,同比下降14.6%;15月份,进口原油22054万吨,同比增长2.3%。15月份,发电3177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4.9%,比2019年同期增长11.3%,两年平均增长5.5%。15月份,生产原油8265万吨,同比增长2.2%,比2019年同期增长4.1%,两年平均增长2.0%;加工原油29274万吨,同比增长12.0%,比2019年同期增长10.8%,两年平均增长5.3%。
原油生产平稳,加工量保持增长。其中,电力生产增速有所回落,5月份,发电647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9%,比2019年同期增长12.6%,两年平均增长6.1%,日均发电209亿千瓦时。据统计,自2020年以来,硅料企业签约长单在220万吨左右。
据悉,一些大型公用事业规模项目已经被推到 2022 年。所以,无论对于中间商,还是有库存的龙头企业,提前出货跑路或许是最好的选择。但2021年又是十四五开官之年,作为新能源发展关键的光伏产业,必须要作出表率。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吕锦标就曾提到,作为行业协会,我们要警告市场,未来很可能会形成下一波硅料过剩,将带来更大的负面效应。
3.监管加强,囤积居奇将被重罚5月19日,李克强总理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表示:要做好大宗商品保供稳价工作,保持经济平稳运行国家能源局和工信部也曾专门就把控新能源组件等问题作出回答:之后,爱旭在行业会议上抛出数据翔实的某企业囤积居奇御状,对硅料价格的关注推向高峰。面对此种困境,部分光伏下游企业选择观望,一方面降低产能,一方面停止签订新订单,对产业发展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所以,现在如果光伏产业链上的龙头企业不提前做规划,只是一味随波逐流的去涨价,把成本向下游传递,迟早会付出代价的。我们分析6-7月份也将迎来硅料的见顶,但高峰之后是缓坡还是陡崖并不好预见,希望光伏产业能平缓健康持续发展。4.新平衡将至价格见顶利好政策已经都出尽,现在全行业都在关注,光伏硅料价格何时见顶?现在价格涨幅已到天花板从电站平价成本的角度来说,行业已经把组件2.0元/瓦、硅料260元/kg作为行业天花板,超过这个价格,没有一家下游企业会有一丝理由继续。不过在业内人士看来,高硅料价格很难持续,明年新释放产能或将平抑需求。
6-7月份也将迎来硅料的见顶,但高峰之后是缓坡还是陡崖并不好预见,希望光伏产业能平缓健康持续发展。所以,风口或许到了,光伏人静等价格下降。多位业内人士对此观点表示认同,认为硅料涨价的主要因素还是市场供需变化,硅料供给周期落后下游需求周期。去年玻璃行业涨价,国家就出手了,现在我们因为硅料涨的太厉害,算不过来账决定暂缓装机,对于国家来说,每年的装机目标就会有一定影响,所以我们现在在等待国家的介入,把价格压下去后再进行投资。
对于光伏产业链,回归理性,把握投资节奏,合理布局产能才能利于产业和企业的稳定发展。此外由于新冠疫情导致硅料全球供应受到影响,所以硅料价格才会出现19连涨,甚至有20连涨的可能性出现。
这也从侧面反映,中间环节的爆料和抗议可能并非空穴来风。2.下游装不起,抵制反制如果我们不抵制,肯定还会涨的更厉害!这是一位光伏下游投资商的态度。
但投机不是炒股,没有跌停板的说法,捂在手中从260元直接跌到60元都是分分钟的事情。因此,下游组件厂的亏损让其需求下降,导致6月到目前为止硅料价格的涨幅成为年内最低,几乎已经无上涨动力。造成硅料不平衡的主要原因来自硅片环节的高速扩产,据了解截至目前硅片环节扩产规模已经超过300GW。如今,硅料价格、组件价格均已涨到这个天花板了。因为价格飙涨,许多项目被迫延期。一位光伏企业代表表示,去年Q4我们在做今年预测的时候,组价价格预估在1.5元左右,现在已经涨到了1.75了还在涨。
同时,光伏电池和组件生产商成为这轮硅料涨价的最大输家,组件价格仅上涨了0.3元/瓦,目前组件价格已经相比年初亏了近0.2元/瓦。现在光伏整体的造价已经回到了2年甚至3年前的水平。
当前,已经有不少光伏下游投资商开始联合起来抵制无休止的涨价。一位光伏企业表示,我国提出3060后,光伏一年的装机量要超过70GW,需求猛然间增大,产生了供应的缺口,同时由于硅料供应存在一个周期,所以在供需方面,就导致了价格上涨。
宏观面整体见顶,对光伏行业而讲,高价之下,产能的持续放出,下游需求减少,以及政府的喊话,监管对囤积居奇行为的打压,光伏上游将迎来阶段性的供需平衡,高点即将形成。在供需错配之下,硅片企业纷纷锁长单抢料,导致硅料恐慌性短缺,进一步推高了价格。
现在整个产业链都在涨,光伏从硅料带头开始,最后全部都传到在我们下游投资商身上。任则平也预测,包括硅料在内的这一轮大宗商品高点应该临近。1.为什么上游涨的这么厉害?业内人士指出,实际上今年的硅料产量可支撑约190GW组件规模,整体基本可以实现供需平衡。不仅如此,逆变器再涨,大宗商品在涨,钢铁铜铝都在涨。
根据光伏企业内部透露,过去光伏组件价格从2元多下降到1块多时候,风电价格一直都很高,但是现在,风电价格单瓦2元,光伏组件1.8元还在涨,原来建立的竞争优势已经不在了。因为风电发电小时数是光伏的一倍,一个风电场能达到2500小时以上,而光伏在极少数光照特别好的地方,也最多仅达1600小时。
若跟随小幅涨价必定会让企业利润受损,大幅涨价则有可能让出市场份额。6月16日,硅业分会公布最新国内硅料价格数据。
虽然硅料价格依然保持上涨趋势,但涨幅已经明显收窄。整个产业链传递出的态度就像击鼓传花式涨价,总有后边的人去买单。
随后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即发布了关于《关于促进光伏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呼吁》。硅料产能释放又会导致新一轮平衡,这是市场规律。投资商认为,现在不去抵制,终归价格是要落在自己头上。自今年年初以来,硅料价格连连上涨,犹如脱缰之马,让下游企业左右为难,尤其是组件企业
中国石化党组宣传部副部长阎慧蓉表示,当前,中国石化正加快向油气氢电服综合能源服务商转型,在云南省委省政府和云南各界的支持帮助下,中国石化扎根云岭大地,在建设美丽云南、打造世界领先洁净能源化工公司的进程中,积极作为。根据中国石化提供的数据,目前其在云南有1300余座加油站、1200余座易捷便利店,十三五期间,驻滇企业累计为云南供应成品油3380余万吨,天然气2600余万立方米,上缴税费42.31亿元。
截至2021年5月,中国石化累计帮助云南贫困地区销售或直接消费扶贫产品3.9亿元。记者17日从中国石化获悉,中国石化积极部署光伏发电、充电桩等新能源业务,目前已在云南建成光伏发电站18座,充电桩17座,可满足多元能源需求。
此外,中国石化还在云南深入实施绿色企业行动计划,累计投入15亿元,进行油气回收改造、双层罐改造、新建污水处理装置、更换高耗能设备、土壤地下水检测等,通过构建全方位的污染防控体系,实现三废稳定达标排放和节能减排,推动企业发展与环境保护有机融合。据中国石化有关负责人介绍,中国石化作为布局中国西南、服务一带一路的能源化工领军企业,在云南的业务范围覆盖勘探开发、油气储运、成品油销售等多个领域,共有云南石油分公司、西南石油局云南中石化燃气有限公司、长城润滑油有限公司云南省销售中心、中石化地球物理公司南方分公司昆明片区、勘探分公司5家驻滇企业。